以往,我們對大宗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研究,單種固廢的考慮較多,多種固廢全產業鏈協同利用的研究較少,再加上行業壁壘的束縛,尾礦和廢石的硅酸鹽屬性表面有大量的硅氧斷鍵和鋁氧斷鍵這個特征沒有被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
我們經過實驗研究證明,這些大量的硅氧斷鍵和鋁氧斷鍵在較低鈣硅比和較低水膠比的膠凝材料體系中能夠重新鍵合,形成硅(鋁)氧四面體的重新鏈接;在*鈣硅比和*水膠比的膠凝材料體系中不容易重新鍵合,不容易形成硅(鋁)氧四面體的重新鏈接。
我們還發現,水淬*爐礦渣中具有潛在水硬活性的硅(鋁)氧四面體是水泥熟料的2倍到3倍,但目前無論是作為水泥混合材料還是作為混凝土摻合料,只有不到30%的硅(鋁)氧四面體在發揮作用。我國年產水淬*爐礦渣近3億噸,將其進一步*利用的潛力還很大。
C-S-H凝膠是對混凝土強度貢獻*大的物相之一,是由硅(鋁)氧四面體連接而成的鏈狀構造硅酸鹽。水淬*爐礦渣在形成C-S-H凝膠的過程中,對硅氧四面體和鋁氧四面體貢獻潛力比水泥熟料大2倍到3倍。
100多年來的理論與實踐充分證明,所有納米、亞微米顆粒的緊密聚集,都對混凝土強度產生貢獻,而貢獻*大的是C-S-H凝膠、類沸石相和具有納米直徑的針棒狀復鹽礦物。C-S-H凝膠和類沸石相都是由硅(鋁)氧四面體的解聚和再聚合形成的。因此,利用固體廢棄物為混凝土體系提供可解聚和再聚合的硅(鋁)氧四面體,是降低水泥用量、制備*耐久性綠色混凝土的關鍵。
另外,隆中廠家尾礦干排篩生產線技術的進步,使尾礦、廢石中的有效成分得到了提取利用,充分的回收了這些有益資源,也減少了環境的污染問題,資源的浪費問題。